" />

小时候麦收的场景(小时候农村收麦子的说说)

微视频2025-07-04 20:46:177561

来源:【河南法制报】

童年的候麦候农麦收

文/王兴亮

清晨听到窗外布谷鸟叫声,感觉到又该是收的说说麦收的时节了。

记得过去这个时候大人们开始为麦收忙碌起来,场景村收准备“叉耙扫帚扬场铣,候麦候农石磙捞石赶牛鞭”,收的说说赶集买些草帽、场景村收镰刀、候麦候农铲子、收的说说簸箕等麦收用具。场景村收

造场(整理打麦场),候麦候农地头先割去一片麦子,收的说说洒上水,场景村收石磙后绑上糊着泥巴的候麦候农柳树条,用牲口拉着一圈一圈地碾压,收的说说石磙吱呀呀唱着古老的场景村收歌谣。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麦子只要一开始发黄,很快就成熟了,金色的麦浪,在风中荡漾。天蒙蒙亮,布谷鸟的叫声似乎传遍了整个村庄。父亲已早早地磨好镰刀,准备割麦的工具,带上一个装满凉水的塑料壶或者烧一小桶开水,里面放少许柳树叶,拉着架子车出发去割麦了。

那时候我虽然很小,但是也开始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干农活。每年的麦收时节我觉得是很难熬的,收割麦子全靠镰刀割或者用铁铲去铲。全家老小齐上阵,大人铲麦秆的时候我在一旁用稚嫩的小手接着然后放到一边,我的个头比麦秆稍高一点,头顶大草帽,像蘑菇一样在麦田里艰难地移动着,麦秆正好到我腋窝那么高,麦芒刺得我腋窝下胳膊上出现好多像痱子一样的红疙瘩,汗水浸渍奇痒难忍。

头顶上火辣辣的太阳烤着,汗水浸渍得睁不开眼。正当我苦苦支撑时,远处飘来卖冰糕的吆喝声:“冰糕冰糕、白糖冰糕……”那是我最期盼而又熟悉的声音,那声音在当时那个情境下绝对胜似天籁。那是四句舅(表舅乳名)骑个二八大杠自行车,后座驮一个白色木箱,在田间小路上穿梭。雪糕2分钱一块,表舅总是象征性地收了几分钱,给了我好多雪糕。一块雪糕吸溜下肚,看着那雪糕棍,意犹未尽。

太阳鼓着腮帮,使劲吹着热风,镰刀铲子似乎很钝了,在架子车竖起来的荫凉地休息一下,看着父亲眯缝着眼,双手摁着镰刀在磨刀石上嚓嚓地磨着,用手摸摸镰刃,时不时往磨刀石上蘸点水,磨刀石流下青色石沫,心里期望大人能多磨一会镰刀。

割掉的麦子需要用架子车运送到碾麦场,架子车上绑四根木棍呈井字形,车尾绑上一个木窗棂,这样既能增加稳定性又能多装麦子,装车时我是负责在麦车上面踩实的。身穿短裤,麦秆麦芒很容易欺负我那可怜的小细腿。父亲拉着装满麦子的车子,架子车攀绳在父亲的肩膀上勒出一道深深的红印,我在后面用桑叉推着,麦车像个甲壳虫慢慢地向碾麦场移动,心里祈祷路上千万别翻车,直到碾麦场算是松了一口气。

麦子运到打麦场,那才是刚刚走完革命的第一步,紧接着就是摊麦翻场。午后一点,太阳正毒,整个身体都被热气死死地包围了,感觉透不过气来。铁蛋家黄牛和麻包哥家的黑骡子还有我家的灰骡子组合在一起,轮流碾场。父亲一手拉着牲口的缰绳,一手扬着皮鞭,站在滚烫的麦秸秆上,嘴里不停地吁喔嘚驾地吆喝着。三头牲口并排拉着红红的石磙,在摊满厚厚麦秆的麦场里转圈,发出使人焦躁的吱扭吱扭声,有时候牲口还不自觉地拉屎撒尿,在深厚松软的麦秸秆里很难清理。

我也会帮父亲拉一会牛缰绳,长长的鞭杆带着牛皮鞭似乎很沉,我只有夹在胳膊弯里。麻包哥家的黑骡子出勤不出力,总爱偷懒,由于它在外围,鞭长莫及。真是老牛不鞭自奋蹄,看到老牛喘着粗气卖力的样子,不忍心扬鞭催打。

碾场会持续到日头落西,牲口卸套,遛地打滚后,缰绳绕在牲口脖,拍打一下灰骡满是尘土的脊背,它似乎明白主人的意思,寻路而回,一动不动地站在家门口等待主人回来。

起场扬场,趁着微风赶紧把麦粒扬出来。天有不测之风云,突然雷声四起,狂风大作,麦草飞扬,大雨点砸在麦场上,砸起尘土,带着雨腥。全家总动员,垛麦垛,拢麦粒,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鞋子沾满了麦糠和泥土夹带着麦粒,干脆甩掉鞋子光脚干,一番战斗不知不觉已是深夜。累得不顾蚊虫叮咬倒地就睡,朦胧中感觉母亲喊我吃饭,努力睁开双眼,是母亲送来一瓶开水、几个馒头和几块臭豆糁饼。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啤酒变蛋小香槟是麦收季节的高配,家里生活条件不好,吃个鸡蛋就算改善生活了。

整个麦收时节会持续一月有余,麦收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垛麦秸垛了,垛麦秸垛是个技术活,下面是麦秸,顶上是麦糠。麦秸垛有圆形的,有长方形的,麦秸垛是牲口一年的食草,也是人们阴雨天烧锅冬天晒暖儿的好地方。各家垛好的麦秸垛在麦场边整齐划一,煞是漂亮。谁家的麦秸垛成型了,圆垛时吃着炸的糖糕,就投去羡慕的目光,期盼自家的麦子早日完工。

夏收秋种,一边忙着收打麦子,一边种秋庄稼,那绿油油的秋苗不知什么时候偷偷地钻出地面,随风扭动着纤细的腰肢,似乎在向人们示意。

又是一年麦收时,现在的麦收和以前大相径庭了,全部机械化操作,金黄的麦田里大型收割机来回驰骋,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品尝着绿茶、评论着收成。整个麦收工作至多持续一周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党的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增产增收;产业兴旺,乡村美丽;盖起小洋楼,买了小轿车,衣食无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提升,日子越来越红火。

“芒种忙、三两场”,临近芒种时节, 三两场的时代一去而不复返,那些旧时忙忙碌碌的麦收情景,只能在时空的记忆里找到,却永远是抹不去的乡愁,依然温馨怀念。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组)

征稿

@全省政法干警和广大网友们,想一展你的文学才华吗?现在机会来啦!“河南法制报”微信公众号开办的夜读栏目将是你的舞台。

内容:激人奋进的励志故事,真挚动人的情感故事,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

要求:字数800-2000字为宜,文章采用word格式用附件发送,并附上作者的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

投稿方式:

通过邮箱362642362@qq.com,注明“夜读投稿”。

来源:河南法制报

编辑:杨淑芳

往期夜读推荐

夜读|笨鸟先飞早入林

夜读|4条“分钟定律”,改变无数人!

夜读|我家住房三部曲

夜读|一件毛衣

夜读|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

夜读|到田野里走走

本文来自【河南法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地址:https://yingshi1.bar/category/424c7699899.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狂飙支队在哪里拍摄的(狂飙支队剧情简介)

哪吒1(哪吒之魔童降免费观看)

哪吒1(哪吒之魔童降免费观看)

韦东奕(韦东奕 论文)

狂飙 下载(电视剧狂飙下载)

韦东奕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韦东奕)

韦东奕 生活(韦东奕生活图片)

韦东奕(韦东奕父母采访视频)

友情链接

鲁ICP备55634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