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麦秸垛的图片(小时候的小麦)
在甘肃河西地区的候麦农村,如今很难看到秸秆堆了,秸垛地里也很少看见焚烧秸秆的时候景象。这些秸秆去哪了呢?候麦
在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现代养殖产业园,养殖棚里堆满了打包好的秸垛秸秆。养殖大户马彪良说,时候他家一年羊出栏量在3000只左右,候麦一年需要秸秆2000吨至3000吨,秸垛这些秸秆均是时候从武威、张掖等地购买。候麦

肉羊产业是时候古浪县群众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记者从古浪县农业农村局获悉,候麦2020年至2024年,秸垛古浪肉羊存栏量由148万只增加到360万只,时候养殖规模的扩大,提升了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

饲料化利用只是秸秆众多“去处”之一。“秸秆的用途很广,不仅可以喂养牛羊,还可以用于治沙、生产沼气等。”甘肃省农村能源资源服务总站站长吕文军介绍,饲料化、基质化、肥料化是河西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的特色。

提起秸秆肥料化利用,不只有常见的秸秆还田,在张掖市临泽县,当地还能利用秸秆生产有机肥。
张掖市临泽县鼎丰源凹土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天生介绍,河西地区特色的制种玉米产业、养殖业,可产生充足的秸秆、畜禽粪便等原料,通过添加秸秆、畜禽粪便和当地特色的凹凸棒土,经过一次发酵便可生产有机肥。
“企业年需秸秆2000吨、畜禽粪便2万吨左右,生产有机肥可达10万吨。”梁天生说。
秸秆不仅可以做饲料和肥料,还能用来种蘑菇。在临泽县食用菌产业园的一家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将经过发酵的秸秆堆成堆,这些冒着热气的秸秆可作为种植双孢菇的基质。

“企业现在采用秸秆三次发酵技术,较之前二次发酵技术,每年双孢菇生产季能增加2次。”甘肃鸿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张成勇说,经过发酵处理的秸秆,能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会产生一些对食用菌生长有益的物质。
小秸秆撬动了临泽县的食用菌产业。记者从临泽县丝路寒旱农业发展中心获悉,临泽县现有高标准双孢菇菇房125间,年产双孢菇达1.3万吨以上,年消耗秸秆超过2万吨。
得益于秸秆综合利用,一条集合种植、养殖、有机肥料生产、食用菌培育的绿色循环农业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吕文军说,目前甘肃河西地区秸秆年收集量397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46%。(记者王朋)
本文地址:https://yingshi1.bar/category/229d769989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