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协议对谁有利(伊核协议有什么意义)
6月13日,伊核议有义伊朗境内多个地区突然传出震耳欲聋的协议爆炸声。随后,利伊以色列军方公开确认,核协这次袭击行动是什意由以色列空军发起的,代号为“雄狮之国”。伊核议有义以方称,协议此次行动旨在打击伊朗境内数十个与其核计划紧密相关的利伊军事目标,意图遏制伊朗核能力的核协进一步发展。
此次空袭的什意主要目标之一是伊朗中部的纳坦兹市,这里拥有伊朗重要的伊核议有义核设施,专门用于提炼浓缩铀。协议纳坦兹核设施在伊朗核计划中占据关键地位,利伊设有两个铀浓缩仓库,核协地下安装了约1.4万台离心机,什意主要负责提炼5%浓度的浓缩铀;而地面上则有数百台离心机,这些设备能提炼出高达60%浓度的浓缩铀。以色列军方称,这次空袭的根本原因是伊朗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浓缩铀,使其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制造核武器,因此以色列必须在关键时刻果断出手,发动全方位的打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第一时间发表讲话,强调这次打击的必要性,称伊朗现已具备对以色列构成巨大威胁的能力,迫使以色列必须主动采取行动,并表示只要有需要,行动将持续进行直至达到既定目标。
袭击行动结束后,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迅速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警告说伊朗很可能会以导弹和无人机对以色列展开报复性袭击。以色列后方司令部已发布命令,暂停全国所有教育、集会及其他非必要活动,敦促民众尽可能待在防护区内,以减少潜在的人员伤亡,防止伊朗的攻击带来严重后果。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随后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警告这必将招致最严厉的报复。伊斯兰革命卫队也誓言将对以色列进行坚决回击。伊朗外长阿拉齐格更在联合国正式表示,以色列的这次空袭实际上是对伊朗的宣战行为。
尽管以色列对外宣称,这次袭击是为了应对伊朗核能力的威胁,但从根本上看,这实际上是中东地区新一轮紧张局势的延续。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行动已不仅局限于加沙地带,还扩展至针对真主党、叙利亚戈兰高地的军事介入,以及对也门胡塞武装的空袭。可以说,伊朗在中东的代理势力几乎已被以色列逐一清理殆尽。而在这些代理人被消灭后,伊朗本体便成为了以色列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从战略层面看,伊朗不仅其核设施,更是整个国家被以色列视为必须消除的威胁。
美国方面的态度则显得颇为复杂和矛盾。袭击发生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发表声明称,这是以色列单独进行的军事行动,美国既未参与也未主导,同时警告伊朗不得将报复行动针对美国。但与鲁比奥的官方立场截然不同,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直接向伊朗发出严厉警告,称若伊朗不尽快达成核协议,将面临“一无所有”的命运,暗示以色列未来对伊朗的袭击将更加猛烈。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特朗普于13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敦促伊朗尽快回到核协议谈判桌,否则以色列将发动更加严厉的军事打击。这一表态明显与鲁比奥的说辞相悖,显示美国其实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早有知情,甚至预料到了下一波更大规模的袭击。
此外,特朗普还将核协议未能达成的责任归咎于伊朗,指责伊朗未能履行承诺,形势持续恶化。但事实上,特朗普本人在2018年就单方面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实施了史无前例的严厉制裁,此举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包括英法德等国纷纷表达遗憾。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公开批评特朗普的决定是错误的。
美国退出核协议并实施高压制裁,迫使伊朗不得不加速发展核能力以保障自身安全。换言之,特朗普的政策是导致伊核问题失控的关键因素。而如今他却再次将责任推向伊朗,这显然是极限施压策略的典型表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都宣称将对伊朗发起新一轮打击,但若爆发全面冲突,以色列能否获胜尚未可知。美国对胡塞武装发动过空袭,但其航母甚至不敢靠近也门海域,更不用说全面挑战伊朗。一旦冲突升级,以色列面对的将不只是伊朗单一国家,而可能引发整个穆斯林世界的连锁反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yingshi1.bar/category/6533a6499402.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