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打击(以色列打击伊朗最新情况)
中青报·中青网驻俄罗斯记者 赵祺
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及导弹基地发动袭击令中东局势再次显著升级。色列色列有别于2024年以伊双方针对彼此军事目标的打击打击“交换打击”,以色列此次针对伊朗的伊朗“先发制人”打击似有不惜一切代价阻滞伊朗拥核进程之意。
目前,最新全面评估以色列打击伊朗核设施的情况成效还为时过早。一方面,色列色列双方针对彼此的打击打击打击行动仍在继续,另一方面,伊朗虽然以色列瘫痪了伊朗部分防御系统,最新暗杀多名伊朗军事指挥系统高级将领和核科学家,情况但拥有打击伊朗核设施的色列色列条件并不意味着以色列具备单独摧毁伊朗关键核设施的能力。
事实上,打击打击伊朗主要铀浓缩离心机均储藏在地下和山体下数十米深处,伊朗以色列对伊朗地面核设施的最新打击仍无法触及掩藏在山体下的关键核设施。目前只有美国研制的情况GBU-57A/B型钻地炸弹可以穿透61米的钢筋混凝土或12米的坚固岩石,这种大型钻地炸弹目前只能由美军B-2隐形轰炸机携带,以色列空军的F-16、F-35战斗机均无法挂载。
“美国并不希望中东爆发全面战争”,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亚历山大·科尼亚济耶夫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驻俄罗斯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朗普需要兑现对选民的承诺,专注解决美国国内问题,“被中东分散注意力是错误的,冲突的升级风险也让美国达成新版伊核协议的政治意愿遭到质疑。”
那么以色列能否通过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行动阻滞伊朗拥核进程?
事实上,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目前正面临其近40年执政生涯的关键时刻。如果伊朗升级对以色列的军事报复,美以恐将联手对伊发起更大规模打击行动,伊朗政权稳定或将面临现实风险。如果伊朗不作出对等军事回应,哈梅内伊也将同样面临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
科尼亚济耶夫分析说,德黑兰不希望局势升级到大规模战争,“伊朗经济届时将难以承受其重,如果伊朗长期卷入军事行动,外部压力叠加国内经济困境,或将引发伊朗国内抗议,甚至导致政权更迭。”
目前,以色列方面已重创伊朗防空系统,对伊朗经济至关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基础设施也面临被袭风险,虽然伊朗方面誓言对以色列作出“对等报复”,但出于维护政权稳定,避免陷入与美以的直接军事对抗,德黑兰或许仍会考虑通过外交途径为自身破局。
6月11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表示,莫斯科已准备接收伊朗的高浓缩铀,“以此缩小美伊在伊核问题上的分歧”。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阿列克谢·茹拉夫廖夫6月13日也表示,不应期望俄罗斯向伊朗派遣军事部队,俄罗斯此前已向伊朗提供了现代化防空系统,“这些系统比俄罗斯军事人员的参与更加重要”。
“对俄罗斯而言,中东地区爆发大规模战争完全没有必要”,科尼亚济耶夫表示,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具有和平性质,俄伊之间的战略关系并不意味着任何直接军事援助,外部因素的过多介入只会进一步导致局势升级。
从另一角度观察,以色列对伊朗的打击行动也正在分散外界对俄乌冲突的关注度,正在促使美国更多转向对以色列军事援助。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鲁斯兰·普霍夫表示,“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必然导致世界油价上涨,这将摧毁乌克兰及其盟友希望俄罗斯减少石油收入的希望,而石油收入对于俄罗斯军事预算的资金支持至关重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本文地址:https://yingshi1.bar/category/383f6999847.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