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核武怎么来的(以色列有核武?)
美国总统特朗普21日在社交媒体上说,色列美军已“成功打击”伊朗三处核设施,核武核武包括福尔道、色列纳坦兹和伊斯法罕。核武核武

伊朗主要核设施示意图
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原因有三:
一是核武核武,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色列伊朗应全面停止所有级别的核武核武铀浓缩活动;
二是,多年来伊朗和美国对着干,色列影响了美国在中东的核武核武利益。
那么问题来了,色列为什么以色列可以拥有核武器,核武核武而伊朗就不可以?色列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核武核武并且设立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色列要点:
1,联合国大会于1968年6月12日通过的关于禁止核武器扩散的条约,又称《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
2,美国、苏联(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成为条约正式承认的有核武器国家;
3,有核国家不把核武器的控制权和技术转让给不拥有此种武器的国家;不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保证不制造此种武器,或不以其他方式获得对此种武器的控制权;
4,《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但推动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
也就是说,条约设立时,已经有核武的就算有了,没有的不再有核武的资格,但是可以和平利用核能。
下面这是一份2024年全球核力量年度报告,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每年发布。
2024年全球核力量年度报告截图
在这个报告中,拥有核武的国家有9个。其中,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是条约承认的合法拥有。而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鲜是非法拥有。
特别是以色列,拥有90枚3000公里核弹头,条约不承认,是非法拥有,但是以色列从来没有公开承认过。
虽然条约不承认以色列应该拥有核武,但以色列赶上了历史机遇期。他们发展核计划始于1950年代,当时国际社会核不扩散体系尚未完全形成。1968年条约签署前,已经在法国秘密协助下,完成了核反应堆,制造出核武器。1970年,条约生效后,以色列不签署该条约,以规避法律约束。
美国心知肚明,和以色列达成默许协议,以色列不公开承认,美国也不施压,这种“战略模糊”政策,延续至今。西方国家也默认是“防御性威慑”。
其实,伊朗的核计划也始于1950年代,而且还是美国援助的。只是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中断。2002年其秘密核设施曝光时,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已经高度制度化,伊朗作为缔约国,受国际原子能机构严格监督。
虽然伊朗说铀浓缩活动是为了和平,但以色列和美国不承认。
这就有意思了,以色列拥核就是防御性生存权,伊朗发展核武就是破坏稳定。
典型的双重标准。
其实,条约本身也有规则适用不平等的问题。允许先发国家垄断核武,却禁止后发国家效仿,以色列正是利用了这一漏洞。
再加上美国通过“选择性执法”维护自身盟友利益,打压反美立场的伊朗,甚至不顾联合国的意图,直接亲自下场,打击伊朗核设施。这是典型的丛林生存法则。
现在伊朗都想退出条约,强硬派已推动议会讨论,“弃核也无法保障安全,拥核或成唯一选项”。
随着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伊朗更相信,必须要有核武,才能保障安全。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根本没能摧毁伊朗的核目标,反而推动伊朗加速研制核武器。
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自己强大了,平衡的天平才会倾斜到自己这方。发展才是硬道理,实力才是强大的。这是世界通用规则。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唯一发达国家,也是亚洲四个发达国家中的佼佼者。
中东部分国家卫星图
尽管以色列在国土面积和资源上并不占优势,但其发达程度却世界注目。国土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的以色列,和北京加天津的面积相当,承载着959万人口,人均GDP高达5.46万美元,全球排名位列第16。
科技成为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科技收入在以色列的GDP中占据了超过90%的比重。正是这种对科技的依赖和投入,使得这个小国能够在沙漠之中绽放出创新的繁荣。虽然这有美国的扶持,但自身也必须要努力。
以色列和伊朗相对位置
这么一个地理面积狭窄的小国,于2025年6月13日对伊朗实施了大规模空袭。两国直线距离1500公里以上,其间还隔着巴基斯坦、约旦、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家,以色列的数十架战机,长途奔袭,打击了伊朗境内数十个军事目标,包括核设施。最为恐怖的是,定点清除了十多名伊朗高官和核研究高级专家。
据媒体报道,以色列战机在伊朗上空如入无人之境,伊朗防空系统处于无防状态。这更加说明了现代战争的特点,就是电子战、信息战。
虽然后来有伊朗的报复,但其反应速度和精准程度,和以色列差了等级。即使这样,因为伊朗多年的军事发展,以及多于以色列65倍的国土面积,伊朗不会善罢甘休,并且由于美国的参战,伊朗也会奋战到底。
以色列为什么这么着急发展核武,也是因为国土面积狭长,没有战略纵深,在敌对环境中,将核武作为生存的保障,这也是其寻求美国庇护的原因之一。美国也要找其在中东的代理人。美国和以色列利益驱使,一拍即合。
虽然有国际《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体系约束,但大国博弈与地缘政治非常复杂。以伊冲突,最后结局如何,存在很多变数。
最后,总结三点:
1,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强大了,科技强大了,才有在国际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我们国家一如既往,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2,国家安全比以往更成为国家战略,反渗透,反间谍,成为当前及今后很长时间的重要任务;
3,“永远不打第一枪”,不适应现代战争。现代战争体现的就是一个快字,往往一剑封喉,落后一步就没有了反手的机会。
本文地址:https://yingshi1.bar/category/3420b6499515.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