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支队在哪里拍摄的(狂飙支队剧情简介)
下面这张照片拍摄的狂飙狂飙很好,你晓不晓得是支队支队在成都的哪个地方拍摄的呢?
先看近景,四个小朋友在一起,剧情简介有两个小朋友正在打乒乓球,狂飙狂飙另外两个小朋友正在看。支队支队这个镜头抓拍得很好,剧情简介四个小朋友喜笑颜开,狂飙狂飙非常高兴。支队支队
如果只有近景,剧情简介没有远景,狂飙狂飙你是支队支队看不出来这张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摄的。
幸好还有远景,剧情简介远处那座楼房被我看出来了,狂飙狂飙那座楼房是支队支队“成都市电子研究所”的办公大楼。楼上有三个大字:电子报。剧情简介
《电子报》是成都市电子研究所办的报纸,但是许多人晓得《电子报》,而不晓得成都市电子研究所。《电子报》比成都市电子研究所更有名气。
那个时候,《电子报》是全中国办得最好的电子,无线电方面的报刊杂志。发行量最大,广告效应最好,最吸引读者。
我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留职停薪下过海。曾经在《电子报》上打过邮购广告,卖了许多从广东汕头买进来的电子产品。对《电子报》印象深刻。看到这张照片远景中的《电子报》的办公大楼,感慨万千。
我估计,这张照片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拍摄的。
照片上的这条路是金河路,那个时候的金河路东起小南街北口接少城路,西止下同仁路南口连通惠门路,跨柿子巷、长顺上街西叉段、横小南街及方池街西口,长630米、宽50米,水泥路面,分快、慢车道、人行道及分车绿化带。沿路绿树成阴,花草繁茂,两側多新建楼房。北側有高20层的金河大酒店,南側有四川省化工设计院、共青团成都市委、成都市医药公司中药材经营部等单位。路东口的努力餐饭馆,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通行5、13、43路公共汽车及3、4路电车。
照片的左边没有拍出来的地方有一所小学,好像是叫“胜利西路小学”,名字我不太记得清楚了,希望知道的网友提醒一下。
打乒乓球的小朋友可能就是这所小学刚刚放学的小学生。那个时候的小学生没有现在的小学生那么大的压力,那个时候的小学生背的书包也没有现在的小学生的书包那么厚重。
现在的小学生好像也没有时间在这个不是乒乓球台的地方那么开心的打乒乓球玩耍哦。
你看看那个时候的小朋友是多么的开心啊!好像也没有爷爷奶奶在学校门口把刚刚放学的小朋友直接接回家去了。小学生放学以后还可以在路上玩耍。和现在的小学生完全不一样。
现在的小朋友可能不会在这个不是乒乓球台的东西上打乒乓球吧,
现在的小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我甚至怀疑现在的小学生有没有那样开心的玩耍的时候!
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小朋友们用来打乒乓球的这个东西是一个什么玩意儿啊?
这个问题可能要老成都人才能回答。
这个被小朋友用来打乒乓球的东西,是防空洞的换气口。
小朋友站的地方下面是一个防空洞。
其实这个防空洞也有很多故事。
在1970年以前,这个地方还是一条美丽的古老的小河,名字叫做“金河”。
我找到一本嘉庆年间的《成都县志》,好看!
里面有关于金河的介绍
我把照片发出来给大家看看。
从这个介绍,可以晓得成都的金河的来历,这是一条人工开挖的河道,是唐朝的成都府尹白敏中白先生组织人员挖出来的。从成都城西进来,到城东流入府河。
以前叫“禁河”。
是在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年),在当时的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府尹白敏中的主持下,在疏通城中小河的基础上修成的,其目的是为了给城内的大量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的方便,也是为了向城外排岀雨水与生活污水。
后来,四川最高军政长官西川节度使高骈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上书朝廷,请求重新修建成都城池,很快得到批准。整个工程于当年6月筹备,8月开工,11月就宣告竣工,到了宋朝的天禧年间(公元1017到1021年)成都知府王觌向成都的父老乡亲打听终于找出来了禁河的铁窗,王觌听从民意,疏通治理,一边接通上流曹坡堰灌溉的余水,引导入城,循西门大街东流;一边又闸取护城河南流的水,再汇集城内各个小渠,从东门出城,合于府河之内,自此奠定了“金河”之大模样。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过后禁河又没有人管了,到了宋徽宗时期大观年间(公元1107一1110年)席旦当了父母官发动市民百姓进行疏淘,治理禁河,从此水害减少。
宣和(公元1125年)席旦的儿子席益接替他爸的职位。席益立刻安排对金河的彻底整治工程。另外,还新修建了河道调节闸门,绘制了流域图,制定并通告了“岁修维护”的条文措施。
从这以后,成都又经历了王明叟、席大光、范成大等各任领导,他们均对金河进行了多次疏浚工程,使得这条“金河”始终保持了畅通。
到了明朝初期,因为这条河就在皇城门口流过,就改名字叫金水河了。
至雍正九年,四川巡抚宪德、组织人马大修金水河。先从外西摸底河引水进金,先入少城铁窗,穿城而过,至东城铁窗水关出城,终汇合于府河。
对于这样一条历史悠久的小河,我还算是有幸者,曾经看到过清纯的金河水,还曾经汊到金河水里用金河水洗过手,逮过鱼。
最近我看成都历史,发现了这样的文字:
1970年9月9日
△成都市革命委员会在《关于修建御河、金河人防工程的请示报告》中称:按照全国人防领导小组、四川人防领导小组的指示精神,全市人防工程总体规划是:成都市人防工程应根据地形特点,本着利用河道、改造河道、疏通河道、不拆民房、不占良田、不破坏城市高级马路的原则,力求做到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结合、平战结合、统一规划。计划于两年内把金河、御河改造成人防工程。人防工程通道全长13公里,面积6.8万平方米,可掩藏13万人。加上原来已建的8万平方米,共可掩藏29万人,约占城区人口的26%。
金河,这条流淌了1000多年的美丽的弯弯的小河。这条城市中间的小河,记录了多少这座城市的历史,流淌过多少这座城市难忘的岁月的小河。当她流到1970年9月9日,命运发生了剧变。
那么美丽的一条小河,惹到哪个了?遭遇到如此待遇?居然在金河上面修了一个盖盖,把金河变成了防空洞。
可悲。
可叹。
可惜。
我在网上经常看到有人在老成都的老照片的标注文字说明的时候张冠李戴,
就连《成都街巷志》里面都有这样的张冠李戴的错误。下面这个就是《成都街巷志》的截图,
实际上宏济路是和牛王庙下街以及一洞桥街交接,没有和大田坎街交界。
我就想应该纠正这些错误。
我准备花一些时间来给老成都的老照片标注一下文字说明。这是一个大工程,我把这个工程取名字叫做《看老照片摆老成都龙门阵》。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希望有老成都的老照片的网友发老照片给我,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yingshi1.bar/category/333e6599901.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